城镇化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充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更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十三五”期间,我市深入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紧扣“奋力创建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全力打造绿色发展高地、内陆开放要地、文化旅游胜地、安居乐业福地、风清气正净地”的“一区五地”奋斗目标,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按照“做强中心、带动周边、辐射乡村”的路径,走出一条产城融合、城乡融合、文旅融合的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铜仁撤地设市十年来,城镇建成区面积从2011年的105平方公里提高到现在的157.5平方公里,城镇人口从87.5万人增加到187.07万人,城镇基础设施投资从70亿元提升到489亿元,城镇化率从32%提高到49.34%。其中,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从2011年的25平方公里提高到现在的49.6平方公里,城镇人口从14.6万人增加到58.8万人。城镇体量、人口规模、建设投资、发展质量明显提升。

对铜仁市来说,这些数据标志着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人口结构转变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如今,铜仁市城镇面貌焕然一新,建设成效亮点纷呈,新型城镇化正在黔东大地加速推进。

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了易地扶贫搬迁发展。“十三五”期间,全市完成近30万人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92%以上是城镇化集中安置,从根本上改变了“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困境。

新型城镇化建设刺激了投资,促进了消费。据了解,当前城镇投资占全市投资的70%以上,城镇消费占全市消费的75以上。由此可见,城镇已成为了刺激投资和扩大内需的“主战场”。

新型城镇化建设对二三产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一批产业园区、城市综合体、商贸物流城等在城镇落地生根,全市12个产业园区实现总产值710亿元,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完成全市工业总产值95.4%。

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了生活改善。城镇交通、信息、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条件大幅提升,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明显增强,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3798元和11100元。

新型城镇化建设造就了立体交通新格局。杭瑞、江瓮、德务、思剑高速公路等便捷公路网络四通八达,玉屏至铜仁城际铁路开通运营,铜仁凤凰机场完成改扩建,成为全国百强支线机场,黔北机场启动建设……便利的交通也为周边区县新型城镇化发展夯实了基础。

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了基础设施进一步夯实。大兴水利枢纽等水利设施建成投用。深入实施城镇功能提升工程,中心城区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实施,建成杭瑞高速铜仁西互通工程、百花大道至水泥厂道路提级改造工程、碧江至江口县城公路改扩建工程。电力、油气、通信等基础设施全面进步,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

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城镇产业发展增添新动力。据统计,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我市平台经济规模突破120亿元,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指数达37.6,网络货运发展速度全国领先,软服业营收增速领跑全省……

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升了全市公共服务能力。教育方面,全市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铜仁学院获批硕士点、办学实力持续提升,铜仁职院成为省部共建高校、连续五年名列中国专科院校竞争力100强,贵州健康职业学院顺利建成,铜仁幼专获省级“双高校”建设单位。医疗方面,市第二人民医院完成复建并投用,市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三级甲等医院,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启动建设,率先在全省实现县域“医共体”全覆盖。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

如今,在新的历史时期,立足新发展阶段,铜仁将继续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加快走出一条铜仁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新路,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和“一区五地”建设带来强劲动力。



免责声明:部分内容为网络转载、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邮至admin#txgz.cc举报!